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全面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2025年10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致远楼303组织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龙星、校长王建华、副校长秦海金出席会议并指导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孝坤及全体教师参加备课。
本次备课会以“聚焦‘专业与思政深度融合’,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实效”为主题,严格遵循“问题研讨+教学展示+点评指导+任务部署”的活动流程,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凝聚智慧,共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会议伊始,李孝坤向校领导汇报学院集体备课工作开展情况,明确了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与要求,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专业教学、走进学生心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
在第一环节,课程组负责人赵玉霞老师就课程的近期教学运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汇报,为后续教学研讨提供了坚实基础。随后,会议进入教学展示与研讨阶段。刘慧老师进行了时长8分钟的教学片段展示。她紧扣主题,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通过精当的案例将理论阐述与专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融合思路。展示结束后,与会任课教师围绕该教学片段,就如何理解课程内涵、如何有效实现专业与思政的深度融合等议题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与见解。

在点评指导环节,李孝坤从教学内容、方法及融合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展示课程的优点,并着重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紧接着,校领导依次作出重要点评与指导。秦海金指出,思政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载体,教师们备课中要研读经典名著,筑牢理论功底,让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与现实感染力,坚持守正创新,在话语表达、叙事方式、技术应用上持续发力,全力实现思政课 “入脑、入心、入魂” 的育人效果。
王建华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配备情况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采用学生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讲授课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李龙星对集体备课会成效给予充分认可,并提出以下四点核心要求,为备课工作指明方向:第一,政治引领放首位:将政治方向作为备课工作的首要准则,确保教学内容与价值导向的正确性。第二,守正创新强根基:坚守理论根本,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清晰阐释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让教学既有深度又易懂。第三,协同育人聚合力:鼓励教师多观察、多思考,主动联合专业教师开展协作,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第四,队伍建设促成长:从队伍结构优化角度出发,要求教师间相互听课,以“自我提升+互助共进”的模式,打造高质量职业教育“金课”。

会议最后,李孝坤作表态发言。他明确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校领导相关指示要求,同时围绕相关课程下一阶段工作,就重点教学研究任务、资源建设推进及实践教学安排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本次集体备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水平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准诊断与有效解决方案,为持续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